探索

内容简介:

今日,大盘午后震荡回落,沪指、创业板指接连翻绿。盘面上,白酒、CPO概念、通信设备板块涨幅居前,电力、银行、房地产服务板块跌幅居前。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3228.99点,跌幅0.14%,成交额4040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王小月)“首投不花一分钱,5元玩投资,当天可提现”“穷得欠了一身债……试试5元有色金属投资订购,一周告别三千死工资”。记者在UC浏览器上不断收到这种火山有色APP的推送广告。快速提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为让广大大学生人群充分认识传销的危害性,提高防范传销、抵制传销的意识,防止误入传销的骗局和陷阱,12月7日,由福建省市场监管局指导,福州市市场监管局、福州市公安局等单位共

中国消费者报广州讯记者黄劼)2022年“广东315晚会”节目于1月11日启动, 晚会新闻线索征集系统也在网上开通,晚会将高度关注金融领域的消费者权益保护、互联网平台个人隐私保护、家装潜规则、网购和团购

在日前举行的第四十届中国·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国际跨境电商发展论坛上,海关总署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首次超过2万亿元,达到2.1万亿元,比2021年增长7.1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李建)奶制品、零食、保健品是年轻宝妈们经常购买的商品。近日,河北省石家庄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针对部分婴幼儿产品进行了消费体察活动,发现个别商家在宣传产品时混淆概念、涉嫌以广告误导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乘飞机出行时,很多旅客会选择将行程单打印出来。对旅客来说,行程单是购买国内航空运输电子客票的付款及报销凭证。同时,如果打印行程单后遇到退票、改期、航班延误或取消等情况,需要将其交回才能

为进一步做好2022年北京冬奥会保障工作,近日,北京市石景山区市场监督管局对冬奥场馆——首钢滑雪大跳台周边餐饮单位开展了专项检查行动。此次专项行动,执法人员重点检查了餐饮企业的

生育“小险种”守护女职工“稳稳的幸福” 编辑:汤晓雪 来源:工人日报

中国消费者报广州讯陈晓莹记者李青山)近日,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发布了《直播电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以进一步保障直播电商平台经营者和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增强直播电商从业人员的知识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刘铭)“如果经销商不承诺包上牌和年审,我肯定不会买这辆车。”长期在四川省攀枝花市跑货运的陈师傅说。近段时间,一批大运牌轻型仓栅式运输车以下简称大运轻卡)车主

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刘浩)一张快递包装盒上的快递面单包含消费者姓名、手机号、地址,还可以通过手机号查到微信、支付宝等账号,进而了解到你的兴趣爱好、家庭成员等信息……用户个

突破 人工肝与人工肾实现同步治疗 编辑:文竹 来源:本网原创

中国消费者报济南讯记者尹训银)近日,山东省淄博市警方打掉一个特大非法注册贩卖微信号的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2人。这个犯罪团伙自2019年以来注册了300多万个未实名的微信号卖给境外电信网络犯罪团伙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张林保 记者任震宇)“没想到它会突然关门,而且根本没提前通知,现在我们的剩余课程费用还没有退,担心老板会跑路。”日前,消费者程女士向《中国消费者报》反映,位于北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张林保 记者任震宇)“没想到它会突然关门,而且根本没提前通知,现在我们的剩余课程费用还没有退,担心老板会跑路。”日前,消费者程女士向《中国消费者报》反映,位于北

滁州网讯明城墙、金山寺、瘦西湖、琅琊山、马仁奇峰、采石矶,鸭血粉丝、锅盖面、蟹黄汤包、虾籽面、茶干……南京都市圈这个“五一”根本逛不完。今天,由南京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司宇萌)“免费拆盲盒根本不免费”“我拆到的7个奖品里有6个都不是奖品清单里的。”……近日,《中国消费者报

中国消费者报长春讯记者李洪涛)12月22日上午,第16届中国长春电影节主体活动之一——2021年度全国电影频道联盟年会暨高峰论坛在吉林长春举行。论坛围绕“突围、融合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李洪涛)新年伊始,吉林省长春市发生了一件连锁蛋糕店各门店一夜之间集体关门疑似“跑路”的事件。关店告示贴了,店主早已离去,联系电话无法接通。感觉上当受骗的消费者心急如焚,他们手持刚刚

六安直达西北,更快了! 编辑:文竹 来源:合肥在线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张恒)11月17日,《中国消费者报》以《运送后电视机无法开机 德邦快递保价2万元为何只赔付1000元》为题,报道了邵先生通过德邦快递将花1.3万余元购买的激光电视从吉林运输到大连,

中国消费者报南昌讯郭巍记者朱海)12月14日,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发布今年双11网购市场监测结果。记者获悉,今年双11期间,市场监管部门在辖区内主流电商平台网店及辖区内网站中监测到各类涉嫌违法线索895条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任震宇)近日,北京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会以线上视频会议形式举办了“民法典时代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治保障”学术研讨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领域监管部门、实务部门、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任震宇)今年以来,早教、健身等预付式消费领域出现的“职业闭店人”侵害消费者权益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9月9日,中国消费者协会揭露“职业闭店人”的惯用套路,呼吁警惕职业闭店行为侵害